
近日世界各地抗议活动四起,包含邻近的香港,原为气候变迁会举办国的智利,以及中东黎巴嫩、伊朗等地区。在这些抗争中,有一个鲜明的形象被示威者们採用,那就是「小丑( Joker )」。
DC 漫画改编的电影《小丑》于今年上映,内容讲述电影主角亚瑟‧佛莱克( Arthur Fleck )成为「小丑」的故事。这部电影不只在票房上赢得成功,这个有着苍白面孔、挂着血红色微笑的小丑,也成为了「挑战社会制度」、「反动力量」的代表。
据 BBC 报导,《小丑》中的情节正好反映了香港贫富差距扩大、政府漠视人民声音的现况。在反送中游行冲突逐渐升温后,香港政府颁布《禁蒙面法》。然而,在抗议游行中不乏可看到香港市民藉由在化着小丑妆、戴小丑面具向政府抗议、表达诉求。
在智利首都圣地牙哥( Santiago ),有人爬上雕像,喷上了「我们都是小丑」的字样。
智利抗议活动起因于地铁涨价,贫富差距加上生活成本提高,迫使人们走上街头向政府抗议。原本开始于一群学生的逃票行动,星星之火最终演变成上百万人抗议的燎原野火。据国家人权研究所( NHRI )的统计,截至今日至少 20 人死亡,超过 600 受伤, 3000 多名示威者遭到拘留。
小丑在电影中挑战权贵的举动,正好符合这些人「处在社会底层」的情况。示威者表示,他们希望藉由「小丑」传达这个讯息,呼吁政府正视这些处在贫穷线以下的自己。
在 Instagram 查看这则贴文
Migrar Photo(@migrarphoto)分享的贴文 于
张贴
今年 9 月底印尼政府欲通过极具争议《刑法修正草案》,该草案的内容拟将婚外性行为、同居纳入刑法惩戒範围内。上万民印尼学生包围国会,要求政府撤回该修正案。
根据雅加达日报( The Jakata Post ),其中一名参与示威的学生表示,他们化成「小丑」是希望这个形象能够吸引大众目光,藉此让更多人关注议题。
在示威活动中另一个常见的形象就是「 V 怪客」。上个世代, V 怪客是抗议暴政的代名词。《 V 怪客》同样是改编自 DC 漫画的电影,内容描述被当作政府活体疫苗实验计画的主角, V 在劫后,反抗箝制言论自由、随意逮补人民的独裁政府,片尾 V 引爆英国国会大夏,激起人民的自由意志。
示威活动中常见 V 怪客面具。(图/翻摄香港01)